春节前后,全国各省都公布了2022年经济运行情况。
从GDP总量上看,广东、江苏和山东依然稳居各省市前三的位置。广东以12.91万亿元的经济总量蝉联第一,从而连续数十年成为中国大陆经济第一大省。
江苏去年以12.29万亿元GDP位居全国第二。虽然江苏的经济总量依然落后广东一个位次,但总量首次突破12万亿,与广东的差距缩小到6240亿元左右。要知道,2020年和2021年广东GDP领先江苏的幅度分别达8000亿和7700亿左右。这对江苏来说是一个连续缩小差距的有利趋势。
(相关资料图)
广东和江苏都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之地,都具备效益良好、体系完备的先进制造产业体系,两省之间经济总量的对比自然吸引很多人的目光。
2020年以来,即使受到全球范围内疫情突然爆发和防控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江苏经济总量依然保持平稳向上——2020年迈入10万亿、2021年迈入11万亿、2022年迈入12万亿,每年上一个台阶。
从人均GDP上看,江苏也非常亮眼。2022年31个省份中只有北京(1)、上海(2)、江苏(3),三个省份的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大关(按2022年平均汇率折算),排在所有省份的前三名。
江苏作为人口大省,能够排在全国第三的位置着实不易。在这项排名上,广东位列第7,还在福建(4)、浙江(5)、天津(6)之后。
如果我们以GDP总量和人均GDP两个维度来比较广东和江苏,两个省份的综合实力可以说是在伯仲之间——虽然广东总量依旧领先,但差距已经逐年缩小,且只领先一位。而人均上江苏却领先广东4个位次。
要理解江苏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撇开包罗万象、异常多元的各种经济形态,制造业才是那个关键词。
本文将着重分析常州、宿迁这两座江苏城市,由它们的发展态势看江苏经济的潜力和韧性。
江苏经济就看“制造业”
说起江苏省内各城市的经济发展长久以来就给人一种不均衡的印象。
长久以来,以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和常州为代表的江苏中南部城市依靠改革开放的政策指引,以及较早抓住工业现代化的历史机遇,不但始终保持在江苏省内的头部位置,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保持优势。
2022年,地级市苏州GDP达到23958亿元,再次以较大优势位居全省第一;副部级的省会南京GDP为16908亿元,排在第二;无锡在202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851亿元,增量达800多亿,排在第三且增长率领先前两座城市。南通排在第四,是江苏去年万亿GDP城市的“守门员”,达11380亿元,增长2.1%。
作为传统所称“苏锡常”江苏发达地域的一员,常州在2022年取得了相对较快的发展势头,地区生产总值达9550亿元,增长3.5%,眼看就要迈入江苏第五座万亿城市。
而地处江苏北部的宿迁、淮安和连云港的经济总量与这五座城市相比就显得逊色不少。2022年淮安、宿迁、连云港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4742亿元、4112亿元和4005亿元。
但如果我们看增长率的话,淮安和宿迁同为3.6%,这个速度排在江苏13座城市的并列第四名,追赶的步伐显然并没有停歇。
但不管江苏13座城市有多大经济差异,其中都有一大特点体现江苏经济的整体韧性和潜力,那就是对先进制造业的极度重视的大力发展。
如果我们要来评析江苏经济和其他省份的经济有何不同时,隔壁老邢认为,长久以来最大的一点就是江苏的“极重视制造业”特征更加明显。
以上图来看,2022年31个省份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上,江苏排在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和福建之后,列第六位。这里面除了福建和陕西的经济总量较高以外,其他省份都排在20名之后,且多以资源开采领域的产业为重心。
江苏作为经济总量排第二、人均GDP排第三的经济高地,其第二产业中占据更多份额的则就是制造业。
以常州为例,新能源产业为主的制造业是其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助推器”。
据《常州晚报》,2022年,常州新能源产业集聚度位列全国第五,形成发储送用闭环;众多新能源企业耕耘奋进,带动集群产值迈上5000亿元台阶。
综合常州出台的各项新能源发展的措施意见,我们可以看到新能源产业已经被常州提到了核心的地位,常州未来十年以上的发展将围绕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展开。
具体来说,常州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规模、资本市场市值出现“两个超万亿元”,形成1个5000亿元以上、2个1000亿元以上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这些并非泛泛而谈,而是有真金白银的政策落地。
据常州最新发布的《常州市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政策措施》,常州将对招引从领军型到小而美的专精特新项目,以及与新能源领域关联的装备、新材料及化合物半导体项目的引荐人给予资金奖励;将对各营收层级的新能源企业以及“小巨人”、“单项冠军”以及“新独角兽企业”予以现金奖励;还将对企业技术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新能源产业人才等给予奖励。
数据显示,常州去年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2%,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0%。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三大新能源产业对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102.2%。
可以说常州已经找准了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以新能源产业为主的制造业将成为常州未来发展最大的特色和最具竞争力的地方。
相较于常州一贯位列“苏锡常”为我国产业发展最前沿之地,宿迁的发展相比之下就有些缓慢了。2022年宿迁经济总量超过连云港,提升到江苏第十二名,成为其经济的发展的一个亮点。
宿迁自古人杰地灵,出现了不少大人物。楚汉争霸时期的项羽就是宿迁人,曾经带领当地所谓“江东父老”万里驰骋华夏大地,大破函谷关、踏平阿房宫,屡屡以少胜多,最终成为一代霸主。
在当前的商界,京东集团的掌舵者刘强东是另一个可以历史留名的宿迁人,其所创造的许多商场奇迹都是教科书级别的。
宿迁所在的苏北地区在历史上也有很好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在隋唐时期,扬州等地非常繁华,时“烟花三月下扬州”闻名宇内,民间还有“天下赋税半出江淮”的说法。
可以说宿迁不缺优秀子弟,也不缺历史发展的“基因”,制约其经济的因素在于相对于苏南城市来说交通没有优势、制造业发展起步较晚、相对离上海等能提供产业辐射能量的超级城市较远。
面对以上这些背景,宿迁和其他江苏北部的城市一样,还是那句话:咬定“制造业”这个“青山”不放松。
当前宿迁正聚焦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定位,项目引建扎实有力,2022年宿迁新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149个、百亿级5个,继续保持了每天签约一个亿元以上项目的速度。产业规模逐步壮大,大力推进千亿级产业培育,重点在新能源、高端纺织等产业实现突破。
特别是在白酒产业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上,宿迁提出加快打造“中国酒都”现代化样板。到2025年,宿迁将力争白酒产能达到35万千升,酒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
在企业端,2022年宿迁有4家企业获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企业获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企业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尾声
可以说,江苏经济的过去是靠制造业,江苏经济的未来也在制造业。江苏的这种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重点布局制造业,以加快转型先进制造业确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路子就是其稳定发展的基石。
总规模 20万亿元的PE /VC已投项目
20 万个需要退出
5000家上市公司,你们准备好了吗?
欢迎加微信随时“撩”:15316896781Copyright 2015-2022 亚太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