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涛在烈日下率队巡江
(相关资料图)
野外自然繁殖出生的长江鲟鱼苗 受访者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远方
金沙江与岷江在宜宾三江口汇合后始称长江,江安县位于三江口下游50公里,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县”之称。
7月盛夏,长江之滨,宜宾江安县长江协助巡护队保护站内,一群在天然水域里人工诱导自然产卵孵化出的长江鲟宝宝,惬意地悠闲游弋。周涛像往常一样一大早起来为它们喂食。
周涛是宜宾江安长江协助巡护队队长,他持续近十年投身长江濒危珍稀鱼类保护工作,日夜巡护在长江江安段,全力打击非法捕捞、救助珍稀特有鱼类。
钓鱼选手自掏160万元组建护渔队
20世纪70年代,行走于长江边,长江鲟、中华鲟时常可见,当地人将其统称为“腊仔鱼”,渔民捕捞后常分块售卖。
周涛小时候居住在长江边的老街上,10岁那年见到售卖的“腊仔鱼”身形之大让他记忆深刻。他后来成为专业钓手,曾入选中国国家舟钓队,代表中国参加各类比赛。
2014年,周涛在俄罗斯参加国际比赛,外国选手问他:“你们的长江里还有多少鱼?”这一问让周涛陷入沉思。回国后,通过走访当地渔民了解到长江鱼类已急剧减少,长江鲟、中华鲟、胭脂鱼等旗舰物种已多年未见,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非法捕捞猖獗。这让周涛觉得自己有必要做些什么。
2014年,他拉着几名钓友在江安县成立宜宾市反电鱼工作站。他陆陆续续投入了160多万元,宜宾江安长江协助巡护队初见雏形。这支巡护队伍里,转产渔民是重要力量。
让周涛感到欣慰的是,2018年7月31日,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批准,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授牌,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CCF和江安县农业农村局共同出资支持,长江上游第一个渔政协助巡护制度试点示范单位“江安县长江渔政协助巡护队”正式成立。周涛的团队从一支民间队伍变为“正规军”。
8年来,周涛带着队员们巡航24.68万公里,累计救助473条长江鲟,及其他珍稀特有鱼类100 多条,协助打击非法捕捞76次。在他们的日夜守护下,长江鲟首次实现天然水域自然繁殖、西伯利亚的红嘴鸥再度赴约、极度濒危植物“疏花水柏枝”从3万多株增至约7万株、消失20多年的二级保护植物“丰都车前草”也重现江滩……
像陪护妻子生产那样陪护长江鲟产卵
2000年左右,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宣告停止。为了让长江鲟重回长江,周涛设想参考大熊猫野化思路,在长江里划定一片合适的区域,帮助长江鲟适应野外生活后,再放入长江。2020年开始,周涛陪同科研人员沿长江多次考察,确定将淯江和长江汇合处的江安长江竹岛夹江水域定为长江鲟野外繁殖试验场地。
今年3月18日,周涛和队员们配合科研单位将特别定制的45立方米的钢制繁殖槽缓缓放置江中,“产房”就此建好。为配合长江鲟野外繁殖实验,他们在繁殖槽的上游配置了4个5.5千瓦的增压泵人工造流,繁殖槽下游设置了4个采集网收集鱼卵。繁殖槽内,7个水下摄像头24小时全方位监控。
3月19日,科研单位向繁殖槽里投放了20尾(10雌10雄)人工繁殖的子二代性成熟亲本长江鲟进行人工诱导自然繁殖实验。“从那一刻起,我们觉都睡不踏实,轮流盯着监控屏幕。”周涛说,就像当年陪护待产的妻子一样。3月21日上午9时开始,大量鱼卵顺利产出。繁殖槽下游设置的采集网,陆续收集鱼卵约50万枚。
接着,2万枚左右鱼卵被放置繁殖槽继续观察。3月24日,长江鲟鱼卵成功在江水里孵化出了2000余尾鱼苗。队员们激动不已,这说明了在不借助人工催产的情况下,人工保种繁育的长江鲟仍然具备野外繁殖能力。
周涛的微信头像写着“鲟梦长江”,这是他用了5年的网名,这也是宜宾江安长江渔政协助巡护队的梦想。
Copyright 2015-2022 亚太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