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汽车车机系统和驾乘人员进行交互的关键枢纽,“汽车中控屏”一直都是各大车企用来宣传自家产品,在豪华和科技感上优于别家的重要卖点。
(资料图)
从功能单一,造型简陋的车载收音机,到如今功能丰富,色彩绚丽的悬浮式触摸屏,汽车中控似乎一直都沿着“由俭入奢”,“由小到大”的思路在演变。
特别是在特斯拉掀起大屏风潮以后,各家汽车的中控屏幕面积也是越做越大,目前主流的车机屏幕尺寸都在12英寸左右,且仍有扩大的趋势。
不过关于“大屏是否会成为未来汽车主流配置”这件事,其实在汽车行业还是有着许多不同的观点。就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五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几位业内的专业人士就针对这一话题展开了一场有趣的讨论。
来自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与设计创意学院的教授“马钧”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从设计的角度看,他并不喜欢大屏设计,原因是,一方面目前市面上驾驶座舱里的中控大屏,在适配性上很难和一些经典的传统汽车产品进行融合。另一方面,大尺寸触屏在交互体验上并不算好,在某些方面的体验还不及按钮和语音。
来自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智舱业务部和交付中心的“王博”,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指出开车驾驶是一个需要注意力和精力高度集中的行为,即便有辅助驾驶,人在汽车上使用触屏的时间也不算高,加之操作逻辑需要视觉高度配合,所以对行车安全多少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他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这其实是简单地把手机屏幕做大放到了座舱里,等于是把它变成一个大号手机。”
此外,未来黑科技创始人“徐俊峰”也对汽车大屏的未来,表达了相同的担忧,但他的观点和上述几位还是有些不同,他认为汽车大屏的未来不算太乐观,并非是大屏本身有什么致命问题,而是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更好的交互方式将会取代大屏,比如现在部分车型所使用的抬头显示AR-HUD技术,按他的说法,未来五年内大屏的价值会越来越小。
当然关于大屏是否真的会在未来衰落这个问题,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来自科大讯飞智能汽车事业部的李卫兵就认为,尽管大屏交互并不完美,但现在也没有更好的方式可以取代,对此他专门用车载系统中的语音识别来举例。
他说:“车载语音交互的对话逻辑比较僵硬,尤其是语义理解,在大模型出现之前一直没能解决,主要是通过人工对不同的场景进行语义识别。此外,语音交互在跨场景以及在任务跟指令之间的切换也会出现问题,标注数量的多少决定了这个模型有多聪明,但也说明了这个模型有多少人工、多少智能。”
当然,随着AI技术的不断突破,目前语音功能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无法做到取代“大屏”的地步,但仍然可以与其配合,就像iPhone的Siri一样,提供辅助,当然这一过程,还将包括眼部识别等其他传感器。也就是说大屏在未来的座舱交互里不会消失,只是会和其他方式融合,共同完成交互工作。
那么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Copyright 2015-2022 亚太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