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艺术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印记,而京剧却面对着传统与创新的时代抉择。在这样的变革中,一批青年京剧创作表演群体作出了勇敢的实践。这些实践依托的基础依然是严谨的京剧艺术形式,并在敬畏传统的基础上作出了诸多表演方式的创新。近期,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新京剧:作品与风格》就汇总了京剧创新的典型案例,这是一代青年京剧传承者的不懈努力和自我探索。
京剧艺术被称为国粹,正是因其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诸多重要元素,方寸间的小小舞台,汇集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雕塑、服饰、武打技艺等诸多要素,集中展示了最具特点的中华文明符号。《新京剧:作品与风格》恰恰承袭自这一高度凝练的传统艺术体系。在传承层面继承了京剧的连续性与统一性,在创新层面体现了网络传媒时代的包容性与和平性。保留京剧内核“唱念做打”的同时,在音乐、美术和舞台造型等领域进行了创新突破,提升了京剧表演舞台的整体视觉感官,在青年一代和国际受众中收获了众多“粉丝”。
齐白石讲“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意思是说在艺术创作中,向其学习的人可能会成功,但是只知道一味模仿而不懂得创新的人则一定会失败。京剧界探索传统艺术的创新工作远比绘画领域艰难得多,京剧的受众空间越来越小,而京剧本身又是面向广大群众的表演艺术。京剧创新要思考如何互联网化和国际化,这也是《新京剧:作品与风格》的主要探索方向。新中国成立后,梅兰芳在京剧表演艺术形式创新上提出“移步而不换形”的主张,强调应保留京剧的古典艺术魅力,保存固有的规范和程式,有的放矢地进行创新。“新京剧”的创作团队严格遵守梅兰芳先生的规范和程式,尽力保留京剧艺术内核的同时,在外延上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突破。
《新京剧:作品与风格》中收录的作品在许多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得到了外国友人的广泛好评。在哈佛大学的文化交流活动中,“新京剧”的国际化概念得到了进一步阐释。同传统的原汁原味的京剧剧目海外表演不同,“新京剧”在表演方式上试图突破之前那种“异文化”的审美模式,提出了“创新性、国际性、流传性”的国际化定位,也尝试让京剧走进外国人的日常文化生活。从目前的受众反馈来看,成效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希望《新京剧:作品与风格》中展开的实践路径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让京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能够在互联网时代保留应有的公共艺术功能。
京剧表演艺术是人的艺术,很多艺术家用毕生的追求肩负起艺术使命。新京剧的实践创作团队已经有两位青年表演艺术家离开了我们,分别是著名表演艺术家李万春的孙子李阳鸣和张派传人《新京剧:作品与风格》的作者储兰兰,而《新京剧:作品与风格》也成了储兰兰女士的遗作。江山代有才人出,希望京剧界内部不断地涌现创新力,让京剧创作保持持续的原创活力。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31日11版)
Copyright 2015-2022 亚太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